官方微信
CNPC-online

【一线故事】沙尘暴夜的抢修

2025/05/20 信息来源:中国石油报

4月20日,在钻机的轰鸣声中,玉门油田老君庙采油厂鸭儿峡作业区鸭13-5井的钻头正刺破岩层。同一平台,10米外的鸭13-4井刚完成固井,井口的防爆灯在晨雾里映出一圈暖黄。

班长马强蹲在工具箱前,指尖摩挲着一片带着盐碱结晶的旧垫片,让他瞬间回想起25天前那个与沙尘暴“贴身肉搏”的夜晚。

当天傍晚,沙尘暴肆虐,鸭13-4井场在混沌里如同一座孤岛。

油田作业公司大修作业队D15852队泥浆工曾建峰抹了把护目镜上的黄沙,突然听见泥浆泵发出窒息般的呜咽——压力表指针像坠了铅块般直线下降,褐色的钻井液从泵体接缝处渗出。

“阀尔座泄漏!”曾建峰的吼声刺破风沙。这个与F-1300型泥浆泵缠斗二十载的“老泵王”钻进设备区的动作比沙尘暴更迅疾,早已将35颗螺栓的位置刻进肌肉记忆。他工服后背溅满星罗棋布的泥斑,恍若一幅会呼吸的西北地貌图。

马强的“拆”字刚出口,副司钻尹小军、资料员石洋从各自的岗位上一路小跑,抱着工具包扑进设备区。

8颗M42螺栓被盐碱泥浆焊死,65毫米锤击扳手拧下去纹丝不动。尹小军的铜锤在螺栓头敲出放射状裂纹:“戈壁的盐碱水比电焊还狠!”每敲3下,他就往螺纹孔滴一些柴油,淡蓝色液体渗进金属缝隙的瞬间,冻僵的手指几乎感觉不到柴油的温度。

第7颗螺栓松动时,阀箱内的景象让人心惊:直径200毫米的阀尔胶皮被沙粒撕成碎絮,钢制阀座磨出半指深的凹槽。马强用除锈剂喷亮阀座钢印:“错1个字母,就得等3天配件。”

在零下10摄氏度的寒风中,尹小军猫着身子,用拇指将密封脂抹成0.1毫米薄的涂层。“最早,老石油拿羊油当密封剂。”他手腕突然发力,阀杆精准卡进导向槽,“虽然现在有纳米材料了,可手上的分寸感还得靠这个。”他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,安全帽上的头灯在阀座表面投下金色的光斑。

沙尘暴最烈时,能见度不足5米。马强关掉应急灯,四人用身体在泵体旁围出避风港,手电筒光束里,阀杆投影在密封面移动,偏差不能超过2毫米。曾建峰数着压力表攀升的刻度:5兆帕、10兆帕、18兆帕……当指针稳稳停在设计压力数值上时,不断渗出的泥浆终于变成规律的震颤。

当最后一颗螺栓紧固到位,泥浆泵重新发出均匀有力的轰鸣,与钻机的节奏完美契合,这场持续数小时的紧急抢修终于落下帷幕。此刻,鸭13-4井场的设备恢复正常运转,钻井液稳定输送,压力表指针稳稳停在安全区间,保障后续开采工作顺利进行。

通讯员:栾海燕

编辑:栾奕

责编:肖程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