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方微信
CNPC-online

【一线人物】“成都后花园”的物探“多面手”

2025/06/20 信息来源:东方物探

地处四川省的眉山市,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,曾被称为“成都后花园”。而远近闻名的中国桔橙之乡则在“后花园”辖下的千年古城丹棱县境内。今年,由东方物探西南物探分公司排列工程中心项目组承担的眉山—邛崃三维野外驻地就设在丹棱县中。

眉山—邛崃三维项目,满覆盖面积1400平方公里,设计激发点11万余个,接收点超50万个,全部采用GT设备采集。复杂的地质条件以及高覆盖率的经济作物等因素,给排列工序施工带来极大挑战。

5月下旬,晌午的阳光格外烤人,在GT设备充电房,笔者见到了精神健硕的易春兵,他穿着全套工作服,跟工友一道对设备进行卸载、清洁、数据下载、充电等。

易春兵原是排列工程中心三队放线班长,今年,眉山—邛崃三维充电房大量需要充电工,项目组班子成员经过讨论,将平时少言寡语、只知干活的易春兵从排列工程中心三队调入充电房,没过几天,易春兵便对充电房的一切程序熟悉了。除易春兵外,同队的张高兵、邓荣、黄龙、王勇、杨建华、郑川也相继调入充电房。在野外跑过多年,他们对这一切“上手”快,项目组领导看在眼里,对他们的出色表现赞赏有加,称他们为物探“多面手”。

项目组中物探“多面手”的出现,为项目助了一臂之力,他们凭借着综合的技能和丰富的管理水平,为推进眉山—邛崃三维项目排列工序进程注入了全新的活力。

偌大的勘探项目,排列工序充电房大量需充电工,像易春兵等这样的“多面手”,都被分配到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的GT设备充电房,目的就是实现生产高质量发展,让项目在“短平快”战略中予以优质圆满完成。

刚开始,这些物探“多面手”尚不习惯充电房的工作,毕竟在放线班长岗位干了几十年,一下子“从外转内”,但没几天,他们终于适应这里的工作环境,不断提升了工作效率。

时间紧,任务重,这些物探“多面手”不单纯都固定在充电房这个空间,他们还会被抽调到野外“支前”排列埋置,2J05班班长的王绪阳就是这样的一个“多面手”被抽调去“支前”的案例。

5月下旬的一个下午,王绪阳带领七八名员工前往丹棱县东坡区三苏镇外的测线上用GT设备埋置排列。在埋置排列过程中,他还亲自给员工讲解埋置方法。

“排列埋置时一定要把GT设备埋正、夯实,”王绪阳严格要求大家,“排列埋置完毕,周围的杂草清除之后必须装入垃圾桶中,恢复埋置前的原貌。”

“GT设备与以前的有线设备相比效率提高了多少?”笔者问。“GT设备以其轻便、省力、故障少的优点,日均效率至少比有线设备提升了40%。”王绪阳说。

此外,物探“多面手”在项目管理方面同样出色。从项目的前期规划、详细工作方案的制定、人力资源的调配,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现场协调与质量把控,每一个环节都严丝合缝,他们都按照规范和标准执行。

眉山—邛崃三维排列工序正因为有了这些“成都后花园”的“多面手”,以其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管理水平,成为了排列工序的标杆人物,他们为这片“后花园”的油气勘探开发贡献着自己的全部力量。

通讯员:苏光建

编辑:栾奕

责编:肖程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