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方微信
CNPC-online

【一线人物】共赴安全之约

2025/07/11 信息来源:冀东油田

4月份的一天,凌晨两点多,一阵急促的铃声响起,王鹏飞接听电话,和对方说了几句后,起身换衣服。妻子陈蕾也是习惯了他晚上经常接到站上电话,“咋回事儿啊?”王鹏飞快速洗了把脸,“站上压缩机急停,查不出原因,我得去看看……”

夫妻俩是党员,同时也是冀东油田油气集输公司场站内的骨干,对于这种意外情况,他们也都习惯了,互相理解与支持。陈蕾抓起床边的眼镜起身送到门口:“眼镜,你差点忘了。”

两人的手指短暂相触,掌心都有常年劳作留下的茧子。

大站的“铁面经理”

油气集输公司南堡联合站的检修现场机器轰鸣,副经理王鹏飞蹲在打开的分离器人孔前,目光如炬,不放过任何隐患。这样的场景,是他的工作日常。

去年冬天,听闻膨胀机有异常,他顶着零下20℃的寒风,一路疾驰到现场。寒风凛冽,他却浑然不觉,在狭小空间,半蹲半俯地检查问题,仅5分钟,便凭借经验与知识,精准定位润滑油泵隐患。随后,他与同事紧密协作,2小时完成隐患排查整改。此次处置,将设备停机时间从预计5小时缩短至2小时,减少50吨产量损失。

“王经理,新到的配件到了,您看咋验收?”工作人员问道。王鹏飞立刻前往,仔细检查配件外观、规格,还要求查看质量检测报告。发现几个配件尺寸有微小偏差,他当场要求退回重做。供应商求情,他态度坚决:“在联合站,没有‘差不多’,必须达标,这是对安全负责。”

大库的“安全之星”

距离王鹏飞所在处理站二十公里外的原油储罐库区,二月份的一天,作为站内HSE工程师的陈蕾正在罐区进行施工监督。罐区的风格外的大,风声在几个白色巍峨的大罐中间周旋着,陈蕾穿着厚厚的棉工服依旧挡不住寒冷。工人师傅管壁防腐的工作持续进行,为了减弱寒冷的感觉,她在现场来回踱步,脚步嗒嗒声有力回荡。

“别吃生冷的,要不你那口破牙会受不了”。五月份的某个午饭时间,陈蕾操作着手机,在得知丈夫刚停下检修事项,一点钟刚吃午饭,开玩笑地嘱咐道。她手上回复着,然后拍下自己桌上摊开的风险识别相关材料的封皮,背景里能看到她工位墙面的特殊布置——右侧贴着儿子画的儿童画,桌子上摆放着整整齐齐的各项安全材料。 小两口平时就是靠着拍照汇报着每天的行程和工作,多年的夫妻,形成了互相纠错、相互勉励的责任机制。

共赴安全之约

去年夏天的某夜,风雨格外大,夫妻俩当时都是各自站上的值班领导。王鹏飞在大站内带着部分员工严阵以待,"王经理,压缩机有异响!",暴雨中他的对讲机响起,声音在风雨声中格外刺耳。他一头扎进暴雨里,蹚着漫过脚踝的积水,深一脚浅一脚朝压缩机厂房冲去,一心只想整改隐患保障安全。而此刻的陈蕾正在油库密切监控设备运行,她拿着防爆手电在雨雾中穿梭,去到罐区检查排水情况,雨衣下摆拍打在绝缘靴上啪啪作响。

凌晨三点,当两个站区都恢复平静后,他们的手机同时亮起。王鹏飞发来沾满油污的大拇指表情,陈蕾回了个被雨水冲刷过的笑脸。

“你们两口子真行啊,今天晚上都在站上忙活。还好你们家儿子不黏人。”中控室值班的朱姐出来上厕所,陈蕾正对着手机屏幕微笑,睫毛上还沾着水雾。陈蕾笑笑:“孩子不是不黏人,大概从小就习惯了。”作为“铁面经理”和“安全之星”的儿子,习惯了父母都在忙碌,习惯了很多事情都是奶奶陪着去做。

在输油管道绵延的渤海湾畔,这对夫妻用近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,践行了当初在党旗下的誓言,赢得了领导同事们的一致认可,两人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。他们在风雪中、在储罐下、在压缩机旁……写下了最动人的安全誓言。

作者:张岩、时光远、刘润

编辑:栾奕

责编:肖程释